• 媒體杏悦

  • 【財經E法】國知局“提格”的深意與影響

    發稿時間:2023-11-15瀏覽次數:0


    國家知識產權局重歸國務院直屬🍥,凸顯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而管理權與執法權的再度分離,亦引發多方關註。

     

    32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在國務院直屬機構一項中,已經列入國家知識產權局(下稱國知局)。

    在此輪機構改革中,知識產權是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的重點領域之一👋🏼。316日,《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改革方案》)全文公布🧛🏽‍♂️。按照方案設置的時間表🦆,中央層面的改革任務力爭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層面的改革任務亦力爭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

    《改革方案》定調了“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製”🏪。提出要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將國知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場監管總局”)管理的國家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另外,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繼續由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承擔👴,相關執法工作接受國知局專業指導。

    外界對國知局的期望頗高🏌🏼‍♂️。315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撰文指出,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知局升格,為提高知識產權在中國未來的戰略地位,促進高質量發展和擴大高水平開放邁出了重要一步。

    受訪學者表示,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在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對知識產權的定位非常高,盡管國知局仍為副部級,但規格確實有提高。

    “由部管局提格為國務院直屬管理局🧑🏻‍🏫,未來在中國知識產權事業上,國知局會有更大的話語權和處置權。權責匹配,以利於國知局履職。”中國行政體製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向財經E法表示☃️💹。

     

    本次國知局調整,若從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角度觀察🆕,亦有深意🐉。

    國知局的機構調整🧂,一直以來圍繞兩個問題展開:其一是知識產權內部的整合問題🕝,即版權、專利和商標的行政管理職能集中與分散,此次版權仍然沒有並入國知局;其二是知識產權行政管理與行政執法的關系問題🧚‍♀️。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熊琦向財經E法表示👩🏿‍🔬,重回直屬🏄🏿🧑‍🦽‍➡️,並重新將管理與執法分開,讓國知局更集中精力於專利和商標管理水平的提高🥻。杏悦娱乐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叢立先則補充,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由市場監管總局系統管理,但接受國知局專業指導,在後續問責機製上還有待進一步厘清。

    01國知局“提格”☂️,凸顯知識產權重要性

    國知局的前身為中國專利局⚄,1998年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中,中國專利局正式更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次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同時增加了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並承擔國務院知識產權辦公會議辦公室的職能👩🏼‍🚒🧚🏻‍♂️。

    到了2008年的機構改革時期,國知局雖增加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製定等職責,但直至2018年大部製改革之前🏃‍♀️‍➡️,知識產權三大板塊:專利☹️、商標、版權一直處於分散管理的狀態🧑🏿‍🦲𓀏。例如,商標註冊與管理等行政職能歸屬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的商標局,國家版權局主管全國著作權管理工作👩‍🏭,地理標誌👩‍🎨、專用標識使用則歸當時的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

    2018年,為深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系改革,解決商標🧎🏻‍♂️、專利分頭管理等問題,當時的機構改革方案提出重組國知局,將商標、專利、原產地地理標誌的等職能納入,同時將其劃歸新成立的市場監管總局管理。

    截至財經E法發稿,國知局官網的機構職能介紹仍是2018年機構改革時版本,組織架構圖顯示,國知局除了局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和團體外,核心職能聚焦於專利與商標兩大領域◼️👨🏼‍✈️。

    叢立先對財經E法表示❄️🦖,不宜將此次調整簡單理解為國知局重新回歸國務院直屬機構,由於2018年機構改革前🙆🏽,國知局實際上是國家專利局🖱,而此次調整是在2018年國知局重組後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說,再次調整為國務院直屬💷,國知局已統合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兩大板塊:專利和商標,此次改革體現了知識產權的獨立性。

    汪玉凱向財經E法透露👨🏼‍💻👩‍🎓,關於國知局是否仍歸屬市場監管總局管理👉🏿🐛,本輪機構改革方案製定過程中有過多次討論🎭。他表示☂️,市場監管總局本身是國務院直屬機構,再管副部級的國知局,從組織架構而言,國知局的規格並不高💂🏼‍♀️。“2018年的機構改革後🗞,國知局的運轉確實也出現過一些問題。汪玉凱指出👩‍🎓。

    盡管仍為副部級,但汪玉凱認為,國知局由部管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凸顯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性,特別在中國加大力度開放的背景下,要樹立知識產權強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必須完善👩🏼‍🎓✩。

    叢立先認為,國知局原是市場監管總局內設的二級局,包括政策製定📴、綜合管理👷🏻☂️、國際交流等作用難以充分發揮,此次行政級別雖然沒有提升🔹👡,但調整為國務院直屬,在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高質量發展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對國知局的定位非常高👽。

    熊琦則認為🦂🧑‍🍼,國知局重回“直屬”的意義並非提級🏛,而是重新將管理與執法分開😩,使該機構更多集中於專利和商標管理水平的提高。

    熊琦向財經E法表示🛴,2018年的大部製改革試圖整合行政管理和執法,但知識產權管理畢竟與市場監管存在很大差別🎾,國知局歸口市場監管總局,難以發揮其在知識產權管理上的主觀能動性👩‍🦲,重回直屬的意義,也在於讓兩個部門各自發揮功能👱🏼‍♀️。

    02管理、執法分開,有何利弊?

    如何處理知識產權行政管理與執法的關系⏮🧑🏽‍🦲,是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按照此次機構改革方案,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繼續承擔商標、專利等領域執法職責🤾🏼‍♀️,相關執法工作接受國知局專業指導。

    多名專家學者認為,這種安排既能避免多頭執法,也能使國知局專註知識產權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向財經E法表示,2018年的機構改革把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統一管理後🕋👩🏻‍🌾,主要積極意義是理順了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製,利於統一執法👰🏿‍♀️。市場監管總局當時擁有一支龐大的執法隊伍,全國大約有60萬人🆖,為知識產權執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馬一德認為🕺🏽,此次知識產權管理和執法分離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範例,這意味著國知局可更多集中精力於專利、商標的管理🖐🏿,以提高專利🪂、商標質量🤡,支撐科技自強、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也意味著國知局以後更多是統籌🦹🏼‍♂️、審查和把關的角色。

    但叢立先則認為✅🧑🏻‍🦽,執法職責留在市場監管總局,有利有弊🤛🏿。積極的一面是,從大市場監管的角度統合執法,能避免執法沖突和多頭執法,提升執法效率,也有利於編製管理。然而,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雖接受國知局專業指導,但在後續問責機製上還有待進一步厘清。

    叢立先指出😬,由於知識產權執法具有專業性,涉及創新市場的培育👩‍❤️‍👩、營商環境的創造🚰,其中創新市場的培育以及相應的競爭政策製定,擁有很強的特殊性,因此在此次將知識產權管理與執法權分開後,機構改革方案設計了“執法工作接受國知局指導”的細節🧰。“有待進一步厘清的新問題是🐺,倘若行政執法出現問題,到底誰負責?”叢立先表示👰🏼‍♀️。

    03未來應發揮什麽作用?

    314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新一屆國務院開始全面履職。

    同日🙎🏻‍♀️,國知局召開大會提出,大力強化知識產權工作鏈條,有力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效能。更好發揮知識產權製度供給和技術供給雙重作用,更好助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同時,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高標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抓好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50周年、專利商標審查提質增效等重點工作🟣,以點帶面促進發展👳🏼‍♂️。

    面向未來,馬一德表示,科技成果的載體便是專利,“知識產權部門需要提供高質量的專利產品,為高質量發展實現有效供給”♎️。

    馬一德還指出🔈,目前🪻,中國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能還不夠高,高質量、高價值知識產權偏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馬一德曾建議👐🏿,重點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引導市場主體做好專利、商標、著作權、商業秘密等多種類型知識產權組合的系統性布局和整體性推進。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效,強化知識產權申請註冊質量監管👩‍🦳,保護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產權。

    因此🆖,“國知局未來的主要工作🔫,便是提高專利、商標的審查質量,尤其是專利的質量。”馬一德認為。

    叢立先則表示🎟♥️,技術被卡脖子📸🙋🏿‍♀️,與知識產權作用未能充分發揮也有很大關系。他認為🔦,未來,國知局工作重點是🎽,做好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的政策製定🦐,加強服務管理和國際合作👨🏽‍🏭,在國際科技競爭中𓀉,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作用🌭。

    回顧過去,馬一德表示𓀄,從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起始,知識產權便成為戰略性工作。從2008年到2018年這10年,中國的專利🥢、商標🚽、版權數量均實現了歷史性飛躍💂🏻。

    20231月召開的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提到,截至2022年底,中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21.2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件,有效商標註冊量達4267.2萬件,牢固確立了知識產權大國地位🤱🏻。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4.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12.4%🩶。

    (來源於財經E法,2023321)


    最新導讀

    關閉
    杏悦娱乐专业提供:杏悦娱乐杏悦🚵🏽、杏悦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悦娱乐欢迎您。 杏悦娱乐官網xml地圖